Journey to the West (chinese)
Journey to the West (chinese) читать книгу онлайн
Journey to the West is a classic Chinese mythological novel. It was written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based on traditional folktales. Consisting of 100 chapters, this fantasy relates the adventures of a Tang Dynasty (618-907) priest Sanzang and his three disciples, Monkey, Pig and Friar Sand, as they travel west in search of Buddhist Sutra. The first seven chapters recount the birth of the Monkey King and his rebellion against Heaven. Then in chapters eight to twelve, we learn how Sanzang was born and why he is searching for the scriptures, as well as his preparations for the journey. The rest of the story describes how they vanquish demons and monsters, tramp over the Fiery Mountain, cross the Milky Way, and after overcoming many dangers, finally arrive at their destination – the Thunder Monastery in the Western Heaven – and find the Sutra.
***
??????????????????????????20?100?????????????????? ???????????????????????????????????????????????????????????????????????? ???????????????????????????????????????????????????????????????????????
Внимание! Книга может содержать контент только для совершеннолетних. Для несовершеннолетних чтение данного контента СТРОГО ЗАПРЕЩЕНО! Если в книге присутствует наличие пропаганды ЛГБТ и другого, запрещенного контента - просьба написать на почту [email protected] для удаления материала
第028回 花果山群妖聚義 黑松林三藏逢魔
卻說那大聖雖被唐僧逐赶,然猶思念,感嘆不已,早望見東洋大海。道:“我不走此路者,已五百年矣!” 只見那海水:煙波蕩蕩,巨浪悠悠:煙波蕩蕩接天河,巨浪悠悠通地脈。潮來洶涌,水浸灣環: 潮來洶涌,猶如霹靂吼三春;水浸灣環,卻似狂風吹九夏。乘龍福老,往來必定皺眉行;跨鶴仙童,反复果然憂慮過。 近岸無村社,傍水少漁舟。浪卷千年雪,風生六月秋。野禽憑出沒,沙鳥任沉浮。 眼前無釣客,耳畔只聞鷗。海底游魚樂,天邊過雁愁。
那行者將身一縱,跳過了東洋大海,早至花果山。按落雲頭,睜睛觀看, 那山上花草俱無,煙霞盡絕;峰岩倒塌,林樹焦枯。你道怎么這等?只因他鬧了天宮, 拿上界去。此山被顯聖二郎神,率領那梅山七弟兄,放火燒坏了。這大聖倍加凄慘。 有一篇敗山頹景的古風為証。古風云:
回顧仙山兩淚垂,對山凄慘更傷悲。當時只道山無損,今日方知地有虧。 可恨二郎將我滅,堪嗔小聖把人欺。行凶掘你先靈墓,無干破爾祖墳基。 滿天霞霧皆消蕩,遍地風雲盡散稀。東岭不聞斑虎嘯,西山那見白猿啼。 北溪狐兔無蹤跡,南谷獐帛沒影遺。青石燒成千塊土,碧砂化作一堆泥。 洞外喬松皆倚倒,崖前翠柏盡稀少。椿杉槐檜栗檀焦,桃杏李梅梨棗了。 柘絕桑無怎養蚕?柳稀竹少難栖鳥。峰頭巧石化為塵,澗底泉干都是草。 崖前土黑沒芝蘭,路畔泥紅藤薜攀。往日飛禽飛那處?當時走獸走何山?豹嫌蟒惡傾頹所, 鶴避蛇回敗坏間。想是日前行惡念,致令目下受艱難。
那大聖正當悲切,只听得那芳草坡前,曼荊凹里,響一聲,跳出七八個小猴, 一擁上前,圍住叩頭。高叫道:“大聖爺爺,今日來家了?” 美猴王道:“你們因何不耍不頑,一個個都潛蹤隱跡?我來多時了,不見你們形影,何也?” 群猴听說,一個個垂淚告道:“自大聖擒拿上界,我們被獵人之苦,著實難捱!怎禁他硬弩強弓, 黃鷹劣犬,网扣槍鉤,故此各惜性命,不敢出頭頑耍;只是深潛洞府,遠避窩巢。 飢去坡前偷草食,渴來澗下吸清泉。卻才听得大聖爺爺聲音,特來接見,伏望扶持。” 那大聖聞得此言,愈加凄慘。便問:“你們還有多少在此山上?”群猴道:“老者, 小者,只有千把。”大聖道:“我當時共有四万七千群妖,如今都往那里去了?” 群猴道:“自從爺爺去后,這山被二郎菩薩點上火,燒殺了大半。我們蹲在井里, 鑽在澗內,藏于鐵板橋下,得了性命。及至火滅煙消,出來時,又沒花果養贍, 難以存活,別處又去了一半。我們這一半,捱苦的住在山中。這兩年, 又被些打獵的搶了一半去也。”行者道:“他搶你去何干?”群猴道:“說起這獵戶, 可恨!他把我們中箭著槍的,中毒打死的,拿了去剝皮剔骨,醬煮醋蒸,油煎鹽炒, 當做下飯食用。或有那遭网的,遇扣的,夾活儿拿去了,教他跳圈做戲,翻筋斗, 豎蜻蜓,當街上篩鑼擂鼓,無所不為的頑耍。”大聖聞此言,更十分惱怒道:“洞中有甚么人執事?” 群妖道:“還有馬、流二元帥,奔、芭二將軍管著哩。”大圣道:“你們去報他知道, 說我來了。”那些小妖,撞入門里報道:“大聖爺爺來家了。”那馬、流、奔、 芭聞報,忙出門叩頭,迎接進洞。
大聖坐在中間,群怪羅拜于前,啟道:“大聖爺爺,近聞得你得了性命, 保唐僧往西天取經,如何不走西方,卻回本山?”大聖道:“小的們,你不知道。 那唐三藏不識賢愚:我為他一路上捉怪擒魔,使盡了平生的手段,几番家打殺妖精; 他說我行凶作惡,不要我做徒弟,把我逐赶回來,寫立貶書為照,永不听用了。” 眾猴鼓掌大笑道:“造化!造化!做甚么和尚,且家來,帶攜我們耍子几年罷!” 叫:“快安排椰子酒來,与爺爺接風。”大聖道:“且莫飲酒。我問你:那打獵的人, 几時來我山上一度?”馬、流道:“大聖,不論甚么時度,他逐日家在這里纏扰。” 大聖道:“他怎么今日不來?”馬、流道:“看待來耶。”大聖吩咐:“小的們, 都出去把那山上燒酥了的碎石頭与我搬將起來堆著。或二三十個一堆,或五六十個一堆, 堆著,我有用處。”那些小猴,都是一窩蜂,一個個跳天搠地,亂搬了許多堆集。 大聖看了,教:“小的們,都往洞內藏躲,讓老孫作法。”那大聖上了山巔看處, 只見那南半邊冬冬鼓響,當當鑼鳴,閃上有千余人馬,都架著鷹犬,持著刀槍。 猴王仔細看那些人,來得凶險。好男子,真個驍勇!但見:
狐皮苫肩頂,錦綺裹腰胸。袋插狼牙箭,胯挂寶雕弓。人似搜山虎,馬如跳澗 龍。成群引著犬,滿膀架其鷹。荊筐抬火炮,帶定海東青。粘竿百十打,兔叉有千根。 牛頭攔路网,閻王扣子繩。一齊亂吆喝,散撒滿天星。大聖見那些人布上他的山來,心中大怒。 手里捻訣,口內念念有詞,往那巽地上吸了一口气,嘲的吹將去,便是一陣狂風。好風!但見:
揚塵播土,倒樹摧林。海浪如山聳,渾波万疊侵。乾坤昏蕩蕩,日月暗沉沉。 一陣搖松如虎嘯,忽然入竹似龍吟。万竅怒召天噫气,飛砂走石亂傷人。 大聖作起這大風,將那碎石,乘風亂飛亂舞,可怜把那些千余人馬,一個個: 石打烏頭粉碎,沙飛海馬俱傷。人參官桂岭前忙,血染朱砂地上。附子難歸故里, 檳榔怎得還鄉?戶骸輕粉臥山場,紅娘子家中盼望。 詩曰: 人亡馬死怎歸家?野鬼孤魂亂似麻。 可怜抖擻英雄將,不辨賢愚血染沙。
大聖按落云頭,鼓掌大笑道:“造化,造化!自從歸順唐僧,做了和尚, 他每每勸我話道:‘千日行善,善猶不足;一日行惡,惡自有余。’真有此話!我跟著他, 打殺几個妖精,他就怪我行凶;今日來家,卻結果了這許多獵戶。”叫:“小的們, 出來!”那群猴,狂風過去,听得大聖呼喚,一個個跳將出來。大聖道:“你們去南山下, 把那打死的獵戶衣服,剝得來家,洗淨血跡,穿了遮寒;把死人的尸首, 都推在那万丈深潭里;把死倒的馬,拖將來,剝了皮,做靴穿,將肉腌著,慢慢的食用; 把那些弓箭槍刀,与你們操演武藝;將那雜色旗號,收來我用。”群猴一個個領諾。
那大聖把旗拆洗,總斗做一面雜彩花旗,上寫著“重修花果山,复整水帘洞, 齊天大聖”十四字。豎起杆子,將旗挂于洞外,逐日招魔聚獸,積草屯糧, 不題“和尚”二字。他的人情又大,手段又高,便去四海龍王,借些甘霖仙水,把山洗青了。 前栽榆柳,后种松楠,桃李棗梅,無所不備,逍遙自在,樂業安居不題。
卻說唐僧听信狡性,縱放心猿。攀鞍上馬,八戒前邊開路,沙僧挑著行李西行。 過了白虎岭,忽見一帶林丘,真個是藤攀葛繞,柏翠松青。三藏叫道:“徒弟呀, 山路崎嶇,甚是難走,卻又松林叢簇,樹木森羅,切須仔細!恐有妖邪妖獸。” 你看那呆子,抖擻精神,叫沙僧帶著馬,他使釘鈀開路,領唐僧徑入松林之內。正行處, 那長老兜住馬道:“八戒,我這一日其實飢了,那里尋些齋飯我吃?”八戒道:“師父請下馬, 在此等老豬去尋。”長老下了馬,沙僧歇了擔,取出缽盂,遞与八戒。 八戒道:“我去也。”長老問:“那里去?”八戒道:“莫管,我這一去,鑽冰取火尋齋至,壓雪求油化飯來。”
你看他出了松林,往西行經十余里,更不曾撞著一個人家,真是有狼虎無人煙的去處。 那呆子走得辛苦,心內沉吟道:“當年行者在日,老和尚要的就有;今日 輪到我的身上,誠所謂‘當家才知柴米价,養子方曉父娘恩’。公道沒去化處。” 卻又走得瞌睡上來,思道:“我若就回去,對老和尚說沒處化齋,他也不信我走了這許多路。 須是再多幌個時辰,才好去回話。也罷,也罷,且往這草科里睡睡。”呆子就把頭拱在草里睡下。 當時也只說朦朧朦朧就起來,豈知走路辛苦的人,丟倒頭,只管綁綁睡起。
且不言八戒在此睡覺。卻說長老在那林間,耳熱眼跳,身心不安。急回叫沙僧道:“悟能去化齋, 怎么這早晚還不回?”沙僧道:“師父,你還不曉得哩。他見這西方上人家齋僧的多,他肚子又大, 他管你?只等他吃飽了才來哩。”三藏道:“正是呀;倘或他在那里貪著吃齋,我們那里會他? 天色晚了,此間不是個住處,須要尋個下處方好哩。”沙僧道:“不打緊,師父,你且坐在這里, 等我去尋他來。”三藏道:“正是,正是。有齋沒齋罷了,只是尋下處要緊。” 沙僧綽了寶杖,徑出松林來找八戒。
長老獨坐林中,十分悶倦。只得強打精神,跳將起來,把行李攢在一處,將馬拴在樹上, 柬下戴的斗笠,插定了錫杖,整一整緇衣,徐步幽林,權為散悶。那長老看遍了野草山花, 听不得歸巢鳥噪。原來那林子內都是些草深路小的去處。只因他情思紊亂,卻走錯了。他一來也是要散散悶, 二來也是要尋八戒、沙僧;不期他兩個走的是直西路,長老轉了一會,卻走向南邊去了。
出得松林,忽抬頭,見那壁廂金光閃爍,彩气騰騰。仔細看處,原來是一座寶塔,金頂放光。 這是那西落的日色,映著那金頂放亮。他道:“我弟子卻沒緣法哩! 自离東土,發愿逢廟燒香,見佛拜佛,遇塔掃塔。那放光的不是一座黃金寶塔? 怎么就不曾走那條路?塔下必有寺院,院內必有僧家,且等我走走。這行李、白馬, 料此處無人行走,卻也無事。那里若有方便處,待徒弟們來,一同借歇。” 噫!長老一時晦气到了。你看他拽開步,竟至塔邊。但見那:
石崖高万丈,山大接青霄。根連地厚,峰插天高。兩邊雜樹數千科,前后藤纏百余里。 花映草梢風有影,水流云竇月無根。倒木橫擔深澗,枯藤結挂光峰。石橋下,流滾滾清泉; 台座上,長明明白粉。遠觀一似三島天堂,近看有如蓬萊胜境。 香松紫竹繞山溪,鴉鵲猿猴穿峻岭。洞門外,有一來一往的走獸成行;樹林里, 有或出或入的飛禽作隊。青青香草秀,艷艷野花開。這所在分明是惡境,那長老晦气撞將來。
那長老舉步進前,才來到塔門之下,只見一個斑竹帘儿,挂在里面。他破步入門, 揭起來,往里就進,猛抬頭,見那石床上,側睡著一個妖魔。你道他怎生模樣:
青靛臉,白獠牙,一張大口呀呀。兩邊亂蓬蓬的鬢毛,卻都是些胭脂染色;三四紫巍巍的髭髯, 恍疑是那荔枝排芽。鸚嘴般的鼻儿拱拱,曙星樣的眼儿巴巴。兩個拳頭,和尚缽盂模樣;一雙藍腳, 懸崖床茨椏槎。斜披著淡黃袍帳,賽過那織錦袈裟。拿的一口刀,精光耀映;眠的一塊石,細潤無瑕。 他也曾小妖排蟻陣,他也曾老怪坐蜂衙。你看他威風凜凜,大家吆喝,叫一聲爺。他也曾月作三人壺酌酒, 他也曾風生兩腋盞傾茶。你看他神通浩浩,霎著下眼,游遍天涯。荒林喧鳥雀,深莽宿龍蛇。仙子种田生白玉, 道人伏火養丹砂。小小洞門,雖到不得那阿鼻地獄;楞楞妖怪,卻就是一個牛頭夜叉。
那長老看見他這般模樣,唬得打了一個倒退,遍体酥麻,兩腿酸軟,即忙的抽身便走。剛剛轉了一個身, 那妖魔,他的靈性著實是強。大撐開著一雙金睛鬼眼, 叫聲“小的們,你看門外是甚么人!”一個小妖就伸頭望門外一看,看見是個光頭的長老, 連忙跑將進去,報道:“大王,外面是個和尚哩。團頭大面,兩耳垂肩; 嫩刮刮的一身肉,細嬌嬌的一張皮:且是好個和尚!”那妖聞言,呵聲笑道:“這叫做個‘蛇頭上蒼蠅, 自來的衣食。’你眾小的們!疾忙赶上也,与我拿將來!我這里重重有賞。”那些小妖,就是一窩蜂, 齊齊擁上。三藏見了,雖則是一心忙似箭,兩腳走如飛;終是心惊膽顫,腿軟腳麻。況且是山路崎嶇, 林深日暮,步儿那里移得動?被那些小妖,平抬將去。正是: 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原被犬欺。 縱然好事多磨障,誰像唐僧西向時?
你看那眾小妖,抬得長老,放在那竹帘儿外,歡歡喜喜,報聲道:“大王,拿得和尚進來了。” 那老妖,他也偷眼瞧一瞧。只見三藏頭直上,貌堂堂,果然好一個和尚。他便心中想道:“這等好和尚, 必是上方人物,不當小可的;若不做個威風,他怎肯服降哩?”陡然間,就狐假虎威,紅須倒豎, 血發朝天,眼睛迸裂。大喝一聲道:“帶那和尚進來!”眾妖們,大家響響的答應了一聲“是”! 就把三藏望里面只是一推。這是“既在矮檐下,怎敢不低頭!”三藏只得雙手合著,与他見個禮。
那妖道:“你是那里和尚?從那里來?到那里去?快快說明!”三藏道:“我本是唐朝僧人, 奉大唐皇帝敕命,前往西方訪求經偈。經過貴山,特來塔下謁圣,不期惊動威嚴,望乞恕罪。 待往西方取得經回東土,永注高名也。”那妖聞言,呵呵大笑道:“我說是上邦人物,果然是你。 正要吃你哩!卻來的甚好,甚好!不然,卻不錯放過了?你該是我口里的食,自然要撞將來,就放也放不去, 就走也走不脫!”叫小妖:“把那和尚拿去綁了!”果然那些小妖,一擁上前,把個長老繩纏索綁, 縛在那定魂樁上。
老妖持刀又問道:“和尚,你一行有几人?終不然一人敢上西天?”三藏見他持刀, 又老實說道:“大王,我有兩個徒弟,叫做豬八戒、沙和尚,都出松林化齋去了。還有一擔行李, 一匹白馬,都在松林里放著哩。”老妖道:“又造化了!兩個徒弟,連你三個,連馬四個,彀吃一頓了!” 小妖道:“我們去捉他來。”老妖道:“不要出去,把前門關了。他兩個化齋來,一定尋師父吃;尋不著, 一定尋著我門上。常言道:‘上門的買賣好做。’且等慢慢的捉他。”眾小妖把前門閉了。
且不言三藏逢災。卻說那沙僧出林找八戒,直有十余里遠近,不曾見個庄村。 他卻站在高埠上正然觀看,只听得草中有人言語,急使杖撥開深草看時, 原來是呆子在里面說夢話哩。被沙僧揪著耳朵,方叫醒了。道:“好呆子啊!師父教你化齋, 許你在此睡覺的?”那呆子冒冒失失的醒來道:“兄弟,有甚時候了?”沙僧道:“快起來! 師父說有齋沒齋也罷,教你我那里尋下住處去哩。”呆子懵懵懂懂的,托著缽盂, 著釘鈀,与沙僧徑直回來。到林中看時,不見了師父。沙僧埋怨道:“都是你這呆子化齋不來, 必有妖精拿師父也。”八戒笑道:“兄弟,莫要胡說。那林子里是個清雅的去處,決然沒有妖精。 想是老和尚坐不住,往那里觀風去了。我們尋他去來。”二人只得牽馬挑擔,收拾了斗篷、錫杖,出松林尋找師父。
這一回,也是唐僧不該死。他兩個尋一會不見,忽見那正南下有金光閃灼。八戒道:“兄弟啊,有福的只是有福。 你看師父往他家去了。那放光的是座寶塔。誰敢怠慢?一定要安排齋飯,留他在那里受用。我們還不走動些, 也赶上去吃些齋儿。”沙僧道:“哥啊,定不得吉凶哩。我們且去看來。”
二人雄糾糾的到了門前,-呀!閉著門哩。-只見那門上橫安了一塊白玉石板,上鐫著六個大字:“碗子山波月洞”。 沙僧道:“哥啊,這不是甚么寺院,是一座妖精洞府也。我師父在這里,也見不得哩。”八戒道:“兄弟莫怕。你且拴下馬 匹,守著行李,待我問他的信看。”
那呆子舉著鈀,上前高叫:“開門,開門!”那洞內有把門的小妖,開了門。 忽見他兩個的模樣,急抽身,跑入里面報道:“大王,買賣來了!”老妖道:“那里買賣?” 小妖道:“洞門外有一個長嘴大耳的和尚,与一個晦气色的和尚,來叫門了!” 老妖大喜道:“是豬八戒与沙僧尋將來也!噫,他也會尋哩!怎么就尋到我這門上? 既然嘴臉凶頑,卻莫要怠慢了他。”叫:“取披挂來!”小妖抬來,就結束了,綽刀在手,徑出門來。
卻說那八戒、沙僧,在門前正等,只見妖魔來得凶險。你道他怎生打扮: 青臉紅須赤發飄,黃金鎧甲亮光饒。 裹肚襯腰党石帶,攀胸勒甲步云絛。 閑立山前風吼吼,悶游海外浪滔滔。 一雙藍靛焦筋手,執定追魂取命刀。 要知此物名和姓,聲揚二字喚黃袍。 那黃袍老怪,出得門來,便問:“你是那方和尚,在我門首吆喝?”八戒道:“我儿子, 你不認得?我是你老爺!我是大唐差往西天去的!我師父是那御弟三藏。若在你家里,趁早送出來, 省了我釘鈀筑進去!”那怪笑道:“是,是,是有一個唐僧在我家。我也不曾怠慢他, 安排些人肉包儿与他吃哩。你們也進去吃一個儿,何如?”
這呆子認真就要進去。沙僧一把扯住道:“哥啊,他哄你哩。你几時又吃人肉 哩?”呆子卻才省悟。掣釘鈀,望妖怪劈臉就筑。那怪物側身躲過,使鋼刀急架相迎。 兩個都顯神通,縱云頭,跳在空中 殺。沙僧撇了行李、白馬,舉寶杖,急急幫攻。 此時兩個狠和尚,一個潑妖魔,在云端里,這一場好殺,正是那:
杖起刀迎,鈀來刀架。一員魔將施威,兩個神僧顯化。九齒鈀真個英雄,降妖杖誠然凶。 沒前后左右齊來,那黃袍公然不怕。你看他蘸鋼刀晃亮如銀,其實的那神通也為廣大。只殺得滿空中, 霧繞云迷;半山里,崖崩岭咋。一個為聲名,怎肯干休?一個為師父,斷然不怕。
他三個在半空中,往往來來,戰經數十回合,不分胜負。各因性命要緊,其實難解難分。
畢竟不知怎救出唐僧,且听下回分解。
第029回 脫難江流來國土 承恩八戒轉山林
詩曰:
妄想不复強滅,真如何必希求?
本原自性佛前修,迷悟豈居前后?
悟即剎那成正,迷而万劫沉流。
若能一念合真修,滅盡恒沙罪垢。
卻說那八戒、沙僧与怪斗經個三十回合,不分胜負。你道怎么不分胜負?若論賭手段,莫說兩個和尚,就是二十個,也敵不過那妖精。只為唐僧命不該死,暗中有那護法神祇保著他,空中又有那六丁六甲、五方揭諦、四值功曹、一十八位護教伽藍,助著八戒沙僧。
且不言他三人戰斗,卻說那長老在洞里悲啼,思量他那徒弟,眼中流淚道:“悟能啊,不知你在那個村中逢了善友,貪著齋供!悟淨啊,你又不知在那里尋 他,可能得會?豈知我遇妖魔,在此受難!几時得會你們,脫了大難,早赴靈山!”正當悲啼煩惱,忽見那洞里走出一個婦人來,扶著定魂樁叫道:“那長老,你從 何來?為何被他縛在此處?”長老聞言,淚眼偷看那婦人約有三十年紀,遂道:“女菩薩,不消問了,我已是該死的,走進你家門來也。要吃就吃了罷,又問怎 的?”
那婦人道:“我不是喫人的。我家离此西下,有三百余里。那里有座城,叫做寶象國。我是那國王的第三個公主,乳名叫做百花羞。只因十三年前八月十五日 夜,玩月中間,被這妖魔一陣狂風攝將來,与他做了十三年夫妻。在此生儿育女,杳無音信回朝,思量我那父母,不能相見。你從何來,被他拿住?” 唐僧道:“貧僧乃是差往西天取經者,不期閒步,誤撞在此。如今要拿住我兩個徒弟,一齊蒸吃理。” 那公主陪笑道:“長老寬心,你既是取經的,我救得你。那寶象國是你西方去的大路,你与我捎一封書儿去,拜上我那父母,我就教他饒了你罷。” 三藏點頭道:“女菩薩,若還救得貧僧命,愿做捎書寄信人。”
那公主急轉后面,即修了一紙家書,封固停當,到樁前解放了唐僧,將書付与。唐僧得解脫,捧書在手道:“女菩薩,多謝你活命之恩。貧僧這一去,過貴 處,定送國王處。只恐日久年深,你父母不肯相認,奈何?切莫怪我貧僧打了誑語。” 公主道:“不妨,我父王無子,止生我三個姊妹,若見此書,必有相看之意。三藏緊緊袖了家書,謝了公主,就往外走,被公主扯住道:“前門里你出不去!那些大 小妖精,都在門外搖旗吶喊,擂鼓篩鑼,助著大王,与你徒弟廝殺哩。你往后門里去罷,若是大王拿住,還審問審問;只恐小妖儿捉了,不分好歹,挾生儿傷了你的 性命。等我去他面前,說個方便。若是大王放了你啊,待你徒弟討個示下,尋著你一同好走。”三藏聞言,磕了頭,謹依吩咐,辭別公主,躲离后門之外,不敢自 行,將身藏在荊棘叢中。
卻說公主娘娘,心生巧計,急往前來,出門外,分開了大小群妖,只听得叮叮噹,兵刃亂響,原來是八戒沙僧与那怪在半空里廝殺哩。這公主厲聲高叫道: “黃袍郎!”那妖王听得公主叫喚,即丟了八戒沙僧,按落云頭,揪了鋼刀,攙著公主道:“渾家,有甚話說?”公主道:“ 郎 君啊,我才時睡在羅幃之內,夢魂 中,忽見個金甲神人。”